地震预警系统刷屏!有线+地面+卫星应急系统已全面覆盖
导读:此次宜宾市长宁县的地震地面6.0级地震,做到提前10~60秒的预警有线应急已全预警,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系统系统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前,刷屏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卫星地震预警警报,目前中国的面覆地震预警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不要小看这几秒到几十秒的地震地面时间,”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说,预警有线应急已全研究表明,系统系统预警时间为3秒时,刷屏可减少伤亡14%,卫星时间为10秒时,面覆减少伤亡39%,地震地面时间为20秒时,预警有线应急已全减少63%。系统系统
不过,他也反复表达自己眼下的忧虑。“只要预警网覆盖的区域范围内发生地震,都能被监测和预警,只是对预警信息能不能充分传递到老百姓,是现在我国地震预警领域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
早在2013年5月,四川汶川7.8级地震时,四川针对地震灾情的应急广播系统就一直被提高到一个高度,无论在每年的CCBN还是四川电视节,应急广播的完善以及对灾情的预警信息传达,都是这5年来的重点工作。
应急广播可提供一种迅速快捷的讯息传输通道,在第一时间把灾害消息或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传递到民众手中,让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应该怎么撤离、避险,将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应急广播通过省市县的管理平台集中调度、制播,利用卫星网络、有线网络以及无线地面等方式,全面覆盖灾区的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村村响、应急广播、地面数字信号接收大屏、收音机等设备。
全面覆盖灾区人民的信息传播,此次宜宾市长宁县的6.0级地震,做到提前10~60秒的预警,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目前中国的地震预警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其中电视地震预警的系统目前已经延伸到四川所有地震区13个市州,覆盖79个区县,占四川省地震区县60%
预警覆盖的13个市州中,广元、乐山、宜宾、凉山、德阳、雅安等市州已全部授权开通,另外7个市州实现部分区县授权开通。在授权开通区域,内置地震预警服务的电视将发出预警,在地震波及用户前预警,减少人员伤亡。
大陆地震预警网通过专线网络连接到安装于广电网络的电视地震预警服务器,此服务器通过广电网络的网络连接到电视机顶盒,机顶盒与电视地震预警服务器保持网络连接,在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时弹窗显示地震预警并语音播报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需要秒级响应,而广电网络电视具备延迟短、覆盖面广等特点,是传递地震预警信息的理想方式。四川省级广电网络实现了与地震预警网对接,为全国首个启用电视地震预警的省级电视网络。
除了数字电视的电视弹窗预警,应急广播以及村村响也同时在灾情时发挥重要的作用。
地震预警系统是一个全自动的物联网,实现全自动的秒级响应。通过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民众据此及时避险以减少伤亡,重要工程紧急处置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
2018年5月9日,在汶川地震十年和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成都高新区就联合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成都高新区60个社区启用地震预警“大喇叭”,通过社区广播、手机、电视等多途径,在地震波到达前提前预警,为民众避险争取宝贵时间。
尤其当地震发生之后,有线电视线路以及光纤设备可能发生损坏,灾区可能无法通过电视设备获得信息。这时,卫星以及地面数字信号以及中波广播将可能作为替代方案将灾情信息传达给用户。目前应急广播已经能够实现通过调频广播、中波广播、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等无线方式,实现对城市公共广播、村村响广播、收音机等渠道的覆盖,相关灾难预警、灾情信息、
昨天半夜12点,四川广播电视台的卫星车也陆续赶往灾区,将救灾、灾情信息通过卫星信号,协同调频广播、地面电视发射塔、有线+无线等传输方式,将救灾的声音传达到四川灾区的每一片角落。
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各省广电局及相关单位印发了《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应急广播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总体框架下,遵循统筹规划、分级建设、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基本原则,统筹利用现有广播电视资源,建设形成中央、省、市、县四级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综合覆盖的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向城乡居民提供灾害预警应急广播和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服务。
在2017年的规划中,同时提出了全国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目标:在全国推进应急广播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应急广播技术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运行体系和保障体系,在灾害多发地区开展试点示范,实现应急信息及时汇聚、快速制作发布、信号精准覆盖、终端实时响应、效果监测评估等功能,推进全国各地应急广播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建设,同时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方向,推进新兴媒体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创新应急广播形式和手段。
到2020年,初步建成中央、省、市、县四级信息共享、分级负责、反应快捷、安全可靠的全国应急广播体系。
所以,一旦发生灾情,多种渠道的终端设备,数字电视、收音机、机顶盒、手机短信、地面数字大屏、村村响、直播卫星机顶盒、大喇叭等设备,都将能通过全方位的覆盖,获得一手的灾情预警以及救援、救灾信息,灾区用户如果发现某一渠道出现了因灾情导致的故障,不妨尝试通过其他方式或者媒介,获得最一手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