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照片见证今昔变化:江头18年发展 是城长“城长”缩影 2018年 江头公园一带繁华夜景。(洪伟财摄) 2000年 江头。(何松青摄) 2015年 2015年3月1日,江头附近,昔变仙岳路成功大道立交完工通车。化厦(本报记者王协云摄/资料图) 2018年 莲花庐山大酒店一带高楼林立。(本报记者张奇辉航拍器摄) 1993年 庐山大酒店周边高楼还不多。 (梁伟摄/资料图)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席恺)这张反映2000年江头的发展老照片,是缩影何松青用心“修”过的。 “看着是城长黑白照,其实它是用照彩照。”何松青说,证今当时数码相机刚刚出现,昔变胶片相机仍是化厦主要拍摄器材,照片冲洗出来,门江尽管再用心保管,但时间久了,照片泛黄发旧,经过扫描后的效果很不理想,于是转换成黑白照,“这样既能反映那时江头的面貌,看起来似乎还更有年代感。” 在67岁何松青的记忆里,湖里区的城市发展改造开始于21世纪初,当年作为报社的特约摄影记者,用手中的相机作记录,是何松青面对城市变化表现出的一种本能反应。 照片中反映的江头场景,位于如今中医院斜对面的区域,选景角度由东向西,照片内人车熙攘,热闹非凡。何松青告诉记者,进行拆迁后,那里仅留下一座教堂,在拆迁后还未来得及清理的建筑废墟上,人们自发形成了一个农贸市场,人车流动很大,交通堵塞严重,也很杂乱。 不断建设发展的江头,台湾街成了它的商业标志,横贯东西的交通要道——仙岳路不仅扩宽,还架设起了高架桥,车辆不再拥堵,中医院大楼的拔地而起更是方便了周边居民求医问诊…… 何松青见证了这一切的更迭变化,至今他仍然感慨:改革开放好似给这座城市施了“魔法”,转眼见的巨变如同梦境一般美妙和温暖。 征集令 ●征集时间: 7月18日-9月30日 ●征集内容: 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特区变迁的老照片,均在征集范围内,可以是重大事件、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人民生活的记录,也可以是厦门各行各业的成就等各类照片,或是厦门的一些特写旧照。 ●征集要求: 内容真实,影像清晰,原始照片翻拍或扫描均可,黑白、彩色不限。 ●参与方式: 将照片电子版发送到邮箱xmrbmsb@ 163.com,注明邮件主题“厦门影像印记照片投稿”。照片需附上文字说明,注明拍摄时间、地点、人物及相关历史背景,投稿者的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备注:如果文图相符,事实准确,文字优美,将直接采用刊登;如果只有图片,或者希望记者采访,本报记者将上门为老照片翻拍,同时挖掘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向广大读者展示。 |